
不催不动,小催小动,吼着催才动——这是我家的真实写照。
“每次我先温柔地催我儿子两遍,再后来越催他越慢,好像在故意反抗一样。催急了还烦躁罢工,弄得我心里一股无名火噌地上来。”
提起催孩子,真是一把心酸一把泪,催的多了,还破坏我们之间的亲子感情。

因为流感严重,她连续叫了两个800遍,孩子们才理她去洗手。

讲真,哪个妈妈没有充当过加速器?孩子的磨蹭,似乎是一大顽症,横扫各个年龄段,很多父母为此头疼不已,不自觉的音量由小到大,语速由慢到快……
哪怕孩子受到责骂,
为何依旧保持“龟速”?

日本教养杂志《AERA with Kids》曾经做过一个调查:
有高达80%的父母,每天多次对孩子催促“快一点”,频繁催促的频率集中在早上出门时、晚上孩子写作业时、收拾玩具时、洗澡时、睡觉时。
是不是说中你了?看来天下孩子一样磨,天下爸妈一样催。
《不可思议的妈妈》节目中就有这样一幕,面对凌乱不堪的房间,叶一茜三连催促小亮仔:

快,自己收!
快,把这些没用的垃圾全扔了!
快,去把这些不要的垃圾扔了!
妈妈这边都催好几遍了,可小亮仔还杵在那不动,沮丧地说,“我不知道怎么弄。”因为他不是偷懒而是不知所措。

叶一茜的催促是大人无意识地情绪宣泄,但被催促的孩子,感受到的可能是焦虑、麻木、愤怒,甚至是失败感。
想解决孩子的磨蹭问题,父母的心态要有所改变,如果不能对孩子的速度保持合理的认知,不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,一味按成人的标准去要求,往往会破坏孩子自己的节奏,让孩子失去自信。
而年龄越小的孩子,越需要花时间去体验成人习以为常的活动。

比如吃饭时,孩子爱玩爱摸爱说,其次才是塞进嘴巴里,这其实是在体会食物的颜色、味道,在协调大脑、手臂和嘴巴。大人眼中的磨蹭,有时也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时刻。
从磨蹭发展为拖延症,
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太重要!

哈佛大学教授哈克里说:“世界上有93%的人都会因为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,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。”
可时间管理能力不是天生的,是需要后天培养的,所以我们需要先理解孩子的磨蹭,才能解决孩子的磨蹭问题,进而培养有时间观念的孩子。

帮助孩子克服磨蹭与拖延,实际上是自律、时间管理等社会能力的培养。
金牌教师根据多年教育经验,总结过——
很多孩子,经常把该在课间做的事情放到课堂上,比如一上课就举手要去厕所,要喝水,还在课堂上跟同桌聊天。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专注力问题,却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。
关于娃的各种花式磨蹭,想必家长们都深有同感。为此,尹建莉父母学堂导师级辅导员瑞妈,率众多优秀辅导员精心打造了一天训练营之【孩子太磨蹭怎么办?】
5节基础课 辅导员针对课程内容在线答疑,1天的学习时间就能帮您解答教育中的实际困惑
孩子磨蹭是有什么目的吗?
快不了的背后,究竟有什么原因?
怎么帮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?
如何帮孩子学会合理利用时间?
如何帮孩子养成、并提升时间管理能力?

父母们深知一旦孩子养成了磨蹭的坏习惯,不仅影响学业和生活,未来工作也容易错失机遇。加入训练营学习后,不仅收获了实用干货,实操起来也更有目标感。
想搞定孩子的磨蹭问题,让孩子知道管理好时间是自己的事情,那么快来加入吧!
长按识别下图立刻报名▼

培养自律、时间管理强的娃
点击阅读原文,立即报名